在实际用工过程中,一些单位为了规避责任,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甚至在员工发生工伤后,试图推脱责任。这使得不少劳动者在遭遇工伤时陷入维权困境。很多人都会问:未签合同发生工伤怎么办?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劳动者提供清晰明确的维权指南。
一、未签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工伤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依法享有工伤保险权益。
事实劳动关系可通过以下证据予以证明:
-
工作期间的工资转账记录;
-
考勤打卡记录;
-
工作服、工牌、岗位说明、任务安排记录;
-
同事证言、工作照片、工作现场监控等。
只要能够证明你在为该单位提供劳动并接受其管理,就可以依法主张工伤待遇。
二、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当未签合同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应及时采取以下步骤:
-
及时就医并保留病历资料
无论伤情轻重,应第一时间就医,并保留相关病历、门诊单、住院记录等。 -
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报告要求
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
单位拒绝申报的,可由本人或近亲属代为申报
若单位拒不配合,员工可自行准备材料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提交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因未签订合同,员工需特别注意收集、整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各类证据。 -
等待人社部门审核并出具《工伤认定决定书》
一旦认定为工伤,员工即可依法申请相关赔偿和保险待遇。
三、未签合同单位还要承担哪些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赔偿。
此外,若员工在此期间发生工伤,用人单位还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
垫付医疗费用;
-
补缴工伤保险费用;
-
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等法定待遇;
-
如单位未缴工伤保险,由单位全额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未签合同并不意味着单位可以免责,反而可能因违法用工面临更高的法律成本。
四、如何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在工伤认定和赔偿过程中,由于涉及到证据收集、法律条款理解及程序操作,劳动者往往缺乏经验,容易在关键节点上吃亏。为避免合法权益受损,建议受伤员工尽早咨询专业律师。
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在处理工伤纠纷、劳动争议和赔偿案件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当事人提供证据审查、工伤申报、赔偿谈判及仲裁诉讼全流程服务,确保劳动者依法、高效、合理维权。
五、法律温馨提示
-
员工入职务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切勿“先上岗后补合同”;
-
发生工伤时要及时报案、就医、收集证据,避免事后举证困难;
-
如用人单位存在拖延、推诿、威胁等行为,切勿退让,应坚决依法维权;
-
如维权过程复杂,建议第一时间联系像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这样的专业机构,保障维权效果。
综上所述,未签合同发生工伤怎么办的问题并不复杂。法律明确保护所有依法提供劳动的员工,只要劳动者依法收集证据,及时申报,即可享有工伤认定与赔偿权利。面对不履行法律义务的单位,应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