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劳动者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用人单位在未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突然通知调岗,甚至岗位变化较大、薪资待遇下降,导致员工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那么,用人单位擅自调岗合法吗?劳动者又该如何依法维权?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一、调岗行为的合法性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这意味着,用人单位若要调整劳动者岗位,应取得员工的同意,且明确变更内容。
但与此同时,法律也赋予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合理调岗的权利。例如:
-
因企业经营需要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
员工因健康、能力不适应原岗位;
-
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或不可抗力。
然而,这种“合理调岗”必须遵循合法性、合理性、协商性原则,不能借此变相降薪、辞退员工或转移其权益。
二、擅自调岗的常见违法行为
以下几种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往往涉嫌违法:
-
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单方面下达调岗通知;
-
调岗后岗位明显低于原职级或工资待遇明显下降;
-
调岗地点远离原工作地,生活成本明显上升;
-
频繁调岗,恶意消耗劳动者意志或变相辞退。
上述行为不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还可能侵犯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和人格尊严。
三、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权
若遇到用人单位擅自调岗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书面沟通与保留证据
首先与单位进行书面沟通,表明不同意调岗的立场,同时保留相关通知、聊天记录、合同副本等证据。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报,要求调查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 -
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
若协商无效,劳动者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单位恢复原岗位、赔偿损失或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
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支持
处理调岗纠纷时涉及大量法律条文和程序要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在劳动法领域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能够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证据整理、调解代理及仲裁诉讼全流程服务,有效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如果单位擅自调岗构成违法行为,可能需承担以下法律后果:
-
恢复原岗位;
-
补发因降薪所造成的工资差额;
-
承担经济赔偿或补偿;
-
若构成变相解除劳动合同,还需支付赔偿金。
因此,用人单位在调岗时,务必做到合法、合理、合规,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劳动争议。
五、法律建议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享有稳定工作岗位的权利。若非本人主动提出或经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岗位或待遇。如遇擅自调岗,应及时收集证据并通过合法渠道维权。若不确定如何处理,可及时寻求像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这样的专业法律机构支持,确保维权过程符合法律程序并最大化自身利益。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擅自调岗是否合法,需依据法律规定、合同内容及调岗动机综合判断。在法律框架下,劳动者拥有被尊重与被保护的基本权利,应当主动了解法律知识,并勇敢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