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新闻资讯 > 常见问题

如何通过法律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

来源:本站 添加时间:2025-03-23 10:32:54 点击:1

在公司治理中,股东作为企业的重要出资人和所有者,享有多项权利,包括表决权、分红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股东权益往往面临被侵害的风险,如控股股东滥用权力、公司经营不善导致财产损失等。因此,如何通过法律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成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将从法律依据、股东权利保护措施、法律救济途径及风险防控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法律依据:保护股东权益的法律框架

在我国,保护公司股东权益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明确了股东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保护财产权和合同权利,确保股东依法享有的收益权和知情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对于上市公司,进一步规定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

  4. 公司章程:公司治理的重要文件,规定了股东大会决议和表决程序等事项。

这些法律和制度为公司股东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确保股东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股东权益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企业应在公司治理和日常管理中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 强化表决权保护

股东表决权是影响公司决策的核心权利。为了防止控股股东滥用权力,公司章程中应当明确以下内容:

  • 累积投票制:在选举董事时,允许股东将所有选票集中投给一位候选人,增加中小股东的话语权。

  • 特别决议机制:对于公司合并、分立、清算等重大事项,应设定特别表决权比例(如三分之二以上),防止控股股东单方面决策。

  • 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在股东大会表决通过重大事项时,不同意的股东有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确保资金安全。

2. 确保知情权和财务透明

知情权是保障股东决策能力的基础,公司应当依法保障股东知情权,具体措施包括:

  • 定期财务报告披露:公司应按季度和年度披露财务报表,确保财务信息透明。

  • 经营管理信息公开:在涉及重大经营变更时,及时向全体股东发布公告。

  • 查阅权利保障: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会议记录、财务报告和会计账簿。

3. 强化分红权保障

分红权是股东获得投资回报的直接体现,公司应当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合理确定利润分配比例,避免少数股东利益受损。为确保分红权落地,公司可以:

  • 明确分红政策: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分红比例和时间,确保财务透明。

  • 防止控股股东截留利润:在公司盈余分配上,建立严格的审批和监督机制。

4. 保护监督权和提案权

监督权和提案权是少数股东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公司应当为股东提供合理的表达意见渠道。有效的做法包括:

  • 建立股东监督机制:允许少数股东通过监事会对公司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 增加股东提案权:在公司章程中明确提案程序和比例,防止股东意见被忽视。

5. 规范股权转让机制

在股权转让过程中,确保股东优先购买权和合理回购机制,防止股东利益在转让过程中受损。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

  • 优先购买权条款:公司增资或股权转让时,原股东享有优先购买权。

  • 股权回购机制:公司有权在特定情况下按照合理价格回购股份,保障股东流动性。

三、法律救济途径

当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1. 提起股东代表诉讼

在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管因过失或故意行为损害公司利益时,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要求追究管理层责任,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2. 提起决议撤销或确认无效诉讼

当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程序违法或内容违法时,股东可以提起撤销之诉或确认无效之诉,维护合法权益。

3. 申请公司解散

在公司经营管理陷入困境且无法继续存续时,少数股东可以依法提起公司解散之诉,要求法院解散公司并进行清算。

4. 财产保全和强制执行

在提起诉讼前或诉讼中,申请法院对公司资产进行财产保全,防止公司管理层转移财产或逃避执行,确保胜诉后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四、风险防控及合规建议

为了有效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公司应当在日常管理中加强风险防控,采取以下合规措施:

1. 制定健全的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保障股东权益的核心文件,应当在公司成立时就明确股东权利和义务,并对表决机制、分红政策和监督机制进行详细规定。

2. 定期进行法律审查

公司管理层和股东应定期聘请专业律师对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决策进行法律合规性审查,防止因疏忽导致权益受损。

3. 设立合规管理部门

通过建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进行监督,确保合法性和合规性。

五、案例分析

某制造企业在盈余分配时,控股股东单方面决定不分红,导致少数股东权益受损。少数股东提起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未分红决议程序违法且损害少数股东权益,最终判决撤销该决议,并责令公司依法进行分红。该案例表明,在股东权益受损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公司治理中,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股东权益,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公司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的基石。通过建立健全的公司章程、规范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强化监督机制及法律救济手段,公司可以有效防范权益受损风险。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股东应当依法采取维权措施,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天津和然律师事务所,在公司股东权益保护及法律救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能够为企业和股东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维权方案,确保公司治理合法合规,股东权益不受侵害。